2020年十大IPO事件

   回顾2020年, 芯片、医药等高科技企业涌进科创板、创业板,中概股在港二次上市,贝壳集团、小鹏汽车等独角兽们也相继赴美上市……这一年的资本市场飞出过黑天鹅,也发生过跌宕起伏的事件,本文盘点下2020年发生的十大IPO事件。

  1、中芯国际:回A“一路绿灯”

  7月16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的前一周,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国际正式“叩开”科创板大门,一跃成为“科创板一哥”。

  这一过程中,中芯国际创下多项记录:从6月1日申报材料获受理,到6月19日首发过会,中芯国际用19天创出科创板审核最快纪录。至7月7日上网申购,也不过37天。最终募资超出预期一倍,最多达到532.3亿元,这不仅让中芯国际成为科创板最大IPO,也是A股10年来最大IPO,还摘得科创板首家“A+H”红筹企业头衔。

  一上市,中芯国际就受到市场追捧。7月16日,中芯国际A股发行价为27.46元/股,开盘猛涨246%,盘中总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次日,中芯国际股价却大幅回调,大跌7.07%。因三个交易日市值跌去近千亿元,中芯国际甚至被网友怀疑会成为中石油第二。随后数月内,A股股价接连跳水,从“全村的希望”演化成“教育散户的反面教科书”。

  12月28日,中芯国际开盘价为53.10元/股,市值为4088.8亿元,较上市首日盘中最高突破的6000亿元大关跌去近2000亿元。

  2、寒武纪:AI 芯片第一股高光上市

  7月20日,中芯国际上市4天后,“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688256.SH)也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首家AI芯片公司。历时68天便首发过会,到同意注册前后也不过89天,寒武纪一路上通关速度也是相当快。

  顶着AI概念的寒武纪,由于其传奇色彩在IPO路上颇被资本市场看好,也因尚未盈利、对大客户依赖程度高、商业化难落地等因素惹来部分质疑,募资亦未及预期。招股书中预计募资28.01亿元,最终募资25.82亿元,依股本计算发行后市值为257.62亿元。

  最终跨过质疑迎来高光时刻的寒武纪,股价却上演惊魂时刻。科创板上市首日,寒武纪发行价为64.39元/股,开盘大涨288.26%,盘中最高涨幅达358.15%,市值迅速冲破1000亿元大关,截至收盘单日市值大增592.18亿元。

  7月23日,股价短暂冲至297.77元/股高点后出现回调,随后接连暴跌。8月27日晚间,寒武纪发布登陆科创板后首份半年报,披露业绩大幅下滑。次日,盘中大跌近8%,收盘股价回落至174.28元/股,收盘跌超4%。

  12月28日,寒武纪开盘价报149.29元/股,总市值为592.1亿元。

  3、东风集团:披“新能源汽车”外衣,成“创业板最大IPO”

  今年,创业板也迎来重磅级考生。12月11日,汽车巨头东风集团(00489.HK)闪电过会,计划募资210亿元,打破由10月上市的金龙鱼创下的139亿元募资纪录,成为“创业板史上最大IPO”。

  从10月13日受理到问询仅4天,东风集团刷出创业板注册制实行后最快纪录;从受理到过会只用45天,速度仅次于中芯国际。东风集团已在港上市15年,若成功登A,其将成为继比亚迪、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后第四家“A+H”股整车制造企业。

  目前,东风集团登陆A股已进入倒计时,其港股股价也顺风飙涨。

  12月28日,东风集团H股开盘价报8.27港元/股。

  4、京沪高铁:最赚钱高铁驶入A股主板

  今年的A股主板也不乏“巨无霸”企业入驻,甚至一开年就迎来中国最赚钱高速铁路——京沪高铁(601816.SH)。1月16日,京沪高铁在A股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摘得“中国高铁第一股”桂冠。

  上市首日,京沪高铁可以说是“众星捧月”。股价开盘后一度涨停,涨超43%,截至当日收盘,报6.77元/股,大涨38.73%,市值约为3325亿元,单日大增928亿元。次日行情有所松动,但之后仍能冲高。

  不过,由于疫情原因京沪高铁上市后客运量大幅下降,股价接连跳水,在披露三季度业绩之前,股价“破发”。

  12月28日,京沪高铁开盘价报5.66元/股,总市值2754.9亿元。

  5、蚂蚁集团:打新者买了个寂寞

  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上市计划。8月25日,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请;9月18日,蚂蚁集团首发上会并成功过会,上市进程一直快速推进。

  10月26日晚,蚂蚁集团确定A股和H股发行价,总市值高达2.1万亿元,有望成为历史上全球最大规模IPO。

  然而就在其上市前夜,出现戏剧性反转。11月2日,蚂蚁集团高管被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管局等四部委约谈。次日,上交所发布了蚂蚁集团暂缓上市的公告。

  最新消息显示消息,12月26日,蚂蚁集团接受了金融管理部门的约谈。蚂蚁集团称,会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整改工作组,全面落实约谈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的经营和发展。

  6、京东:回港二次挂牌,京东系迎“IPO量产年”

  6月18日,618购物狂欢节之际,京东集团(09618.HK)成为继阿里巴巴(09988.HK)、网易(09999.HK)后第三家完成赴港二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早在2014年,京东就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每股发行价19美元(约为人民币124.18元),市值仅为260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699.35元)。这次在香港二次上市,京东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

  京东发行价定为226港元/股,在港上市首日高开5.75%,报239港元/股,总市值高达7386亿港元。不过,当日报收于234港元/股,上涨3.54%,低于市场对其5%的涨幅预期,总市值7231亿港元。

  12月28日,京东开盘价报323港元/股,总市值1.0万亿港元。

  目前的京东,不仅是零售龙头,还涉足物流、数科、健康、保险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可以说是京东系“IPO量产年”。

  6月5日,达达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9月11日,上交所受理了京东数科的上市申请;12月8日,京东健康在港交所敲钟。日前,市场还有消息称京东物流在筹备2021年IPO事宜,估值约为400亿美元。

  7、农夫山泉:“水中茅台”股价屡创新高,钟睒睒首富几次游

  今年的港股还迎来有“大自然印钞机“之称的农夫山泉(9633.HK),其创始人在上市首日上演了首富一日游。

  9月8日,农夫山泉顶住圈钱质疑成功赴港上市,发行价为21.5港元/股,开盘价为39.8港元/股,较发行价暴涨85.12%,市值达4452.92亿港元。当日收报33.1港元/股,上涨53.95%,市值高达3703亿港元。

  令人瞩目的是,按照农夫山泉首日开盘价计算,钟睒睒持股87.45%,约值4160亿港元;加上钟睒睒拥有的万泰生物74.23%股权,其身家约为4295亿元,已超过马化腾、马云成为中国首富。由于股价随后下跌,钟睒睒当日首富位置仅持续半小时左右。

  12月28日,农夫山泉开盘价报50港元/股,总市值5758.2亿港元。

  8、快手:抢跑抖音,冲刺“短视频第一股”

  在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下,抖音被传出可能要赴港单独上市的消息。不曾想,快手也在今年赴港IPO,先于抖音冲刺“短视频第一股”。

  11月5日,快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此前,快手已完成九轮融资,截至IPO前,腾讯为公司最大股东,占股21.56%;公司开创人宿华与程一笑分别占股12.64%、10.02%。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市前夕,直播行业监管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罗永浩因监管原因上市计划黄了, “快手一哥” 辛有志(辛巴)因销售假燕窝被三大央媒集体点名。面对严监管的到来,昔日一派繁荣的直播行业会迎来何种新变局?一路顺风顺水的快手能否抢先拿下“短视频第一股“旗号仍待后续观察。

  9、贝壳:“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闯纽交所,股价3个月翻近200倍

  在中概股集体承压的当下,贝壳找房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赴美逆势上市。8月13日,贝壳找房在纽交所敲钟,股票代码为“BEKE”。招股书显示,贝壳找房2019年实现GTV(交易总额)2.13万亿元,同比增长84.5%。在中国所有商业平台中,其体量仅次于阿里巴巴。

  上市首日,贝壳找房开盘价达到35.06美元/股,较发行价暴涨75%;最终收盘报37.44美元/股,涨幅超87%,总市值达422亿美元。

  上市后三个月左右,贝壳找房股价股价翻了200倍左右。11月25日,贝壳找房又宣布完成20.5亿美元增发。

  截至美东时间12月27日收盘,贝壳找房最新股价报于65.34美元/股,总市值770.2亿美元。

  10、小鹏汽车:造车新势力趁风口赴美上市,股价接连暴涨

  8月27日,被喻为“最接近特斯拉”的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XPEV”,成为自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之后,第三家赴美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这距离其提交招股书,也不过19天。

  小鹏汽车此次IPO的融资额达到15亿美元左右,高于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的募资金额,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历史上定价估值最高和融资规模最大的IPO。所募资金将用于智能汽车技术的研发和销售扩张。

  在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带动美股新能源汽车板块大热的背景下,本就受资本市场看好的小鹏汽车上市首日开盘价23.1美元/股,上涨56%。收报21.22美元/股,较发行价涨41.47%,市值达150亿美元左右。

  上市后,小鹏汽车股价接连大涨。11月12日,小鹏汽车于美股盘前发布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当日股价又大涨33.4%,收报于44.73美元/股。

  截至美东时间12月27日收盘,小鹏汽车最新股价报于41.87美元/股,总市值330.7亿美元,较上市首日收盘时的150亿美元市值已翻倍。

评论

你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